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特色、精神理念的标志象征。是促进全校师生力争上游的强劲动力,是学校基础实力、教学水平的诠释。构建和谐校园,促进精神文明建设,全面推进素质教育,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好素质人才,创建学府。
一、指导思想
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宏观背景,以构建和谐、安全、文明的校园环境为导向,以积极向上、异彩纷呈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,以底蕴深厚、建设精良的校风校训、教风学风为核心理念,以优化、美化、净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,以强化教育理念、促进全方位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为提升目标,构建与时俱进、文化氛围浓厚、办学特色明显的校园文化体系。
二、实施原则
1.传承性 校园文化建设是以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根基的,深度解析其所处的地域人文特色,深度挖掘其自身的精神理念,立足根本,传承精神。
2.整体性 了解校园整体布局,划分相应的功能分区,坚持相对独立、实则紧密相连的原则,进行整体与局部地区的规划设计,使校园环境浑然一体,保校园文化的整体性。
3.独特性 每一学校都有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精神理念,创新文化建设的途径和表现方法,利用先进的科技,坚持新颖、的原则,为校园文化注入新的活力,彰显出学校的特色文化。
4.教育性 这是学校自创建以来就具有的、最根本的性质。根据学校的实际环境,布局特点,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,使全体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当中提高思想觉悟、道德修养和良好的行为习惯,成为高素质人才。
5.发展性 坚持历史传承与创新发展相结合的原则。主题鲜明,内容丰富,形成特色鲜明、多科竞流、理念先进、技术创新的时代标志性学府。各功能区个性鲜明,体现浓厚的校园文化底蕴和办学特色。
三、整体思路
1.校园环境文化建设
(1)教学楼群、宿舍周边、运动功能区周边、以及各主干道与小径的卫生清洁、净化;
(2)在主要活动区域种植绿化带、草坪与花坛,并确保环境卫生;
(3)在卫生间、水房、花坛草坪等公共区域设置宣传标语,提醒同学们从小事做起。
2.校园景观文化建设
(1)在学校大门口,或是其他显眼的位置,设计安放能够代表学校精神灵魂的主题文化雕塑,这样既可起到宣扬学校精神文明的作用,提升学校形象,也可以作为一道独特的景观,以供欣赏;
(2)文化浮雕形式端庄凝重,特色鲜明,自然典雅,独具文化韵味,与书墨飘香、文化底蕴为根基的学校气质形象最为吻合贴切;
(3)在道路旁、草坪、湖边设置景观小品,将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通过人物小品的形式表达出来,视觉与意识相结合的方式,更利于学生接受,起到相应的教育意义;
(4)在运动场、生活区、角落等区域运用艺术化的展示手法,将积极向上、朝气蓬勃的形象元素鲜活成具体的形式展示出来,即表达出学生的朝气蓬勃,也潜意识的影响学生的心理素质,促进开朗、健康的情绪滋生。
3.校园精神文化建设
(1)构建校史陈列馆,将学校的历史根基、教学理念、基础设施、办学特色、校园文化、历年成就、教学成果、荣誉展示等各方面高度浓缩,一方面可以激励广大师生建设更好明天的决心和意志,另一方面也是提升学校形象,促进学校与外合作交流的有效窗口;
(2)在教学楼、行政办公楼等区域设置文化长廊,不仅可以展示学校的荣誉、教学成果,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,开阔眼界;
(3)在宿舍楼前、教学楼前、餐厅前、主干道路旁等主要区域设置宣传栏,根据其功能分区,有针对性的展示相应的文化内容;
(4)举行班级、宿舍布置活动,根据学校的整体规划,进行针对性的设计,特色化布置。
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持久的、与时俱进的、创新的、不断完善的工程,需要不断的反思和改进。只有不断的大胆探索、努力尝试,紧随时代发展、政策号召,才能建设出特色鲜明、先进新颖的校园文化。